过去的两年半很长,长到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遥远的家乡;这两年半又很短,短到让我此刻倍感珍惜临近毕业的每时每刻。回顾这段漫漫又匆匆的时光,李老师的那双慧眼成为我内心深处最大的原动力。
眼神中的坚定
李老师的课堂强调个人思考和学术交流并重,是充满精彩和魅力的智慧课堂。他常常和我们分享他所写文章的学术观点来源、学术创新之处、学术语言表达、学术文章发表等实用性知识,试图通过对自己文章来龙去脉的剖析,激发我们学术写作的新思路。与此同时,他还常常把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为空白,让我们根据文章的前半部分进行个人思考和推测,然后相互分享、交流、评析,最后以最贴切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。
此时,李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坚定的光芒,尽显他的学术自信之风采。他说出的每一句话、阐述的每个观点,皆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智慧表达。同时,他用坚定的眼神激励我们追求智慧,如灯塔般为在学术道路上不知所措的我们照亮前进之路。
心底的信任
如果说李老师的课堂是一场学术盛宴,那么李老师的课下则是一场头脑风暴会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一方面,虚心向学生请教,请学生对自己的文章提出修改建议。李老师是一个论文“高产”的学者,他在学术上精益求精。记得他撰写的《智慧教育的建构》一书刚刚出版,很多学生就立马购买,然后请李老师签名。李老师利用下课休息的时间,仔细斟酌书中的观点,面对学生敢于承认书中的不足之处,并以文字书写的方式请大家对此书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宝贵意见。这不仅体现了李老师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,也彰显着李老师信任学生、肯定学生思想的育人风采。
另一方面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爱好自由地写文章。一上午或一下午的课程结束,大家总是不停地问问题,李老师并没有匆匆离开学校,而是耐心地解答每个人的疑惑。很多时候,这种指导是在离开教室去往停车地方的路上进行的。我们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,想法也千奇百怪,李老师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,甚至为我们独特的想法而拍手称赞,因为他认为往往独特的想法之中就蕴藏着创新的观点。此时,李老师眼中的光芒是信任的、支持的,给予我们敢于创新的学术力量。
生活中的关怀
李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向我们传递智慧之光,而且在生活中鼓励我们提升心灵境界。记得在师大第一次见到李老师的时候,他像父亲般关心来自北方的我是否习惯南方的生活。他注视着我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南方气候确实和北方不太一样,要学会照顾自己。读博士不仅仅是一个认认真真读书和做学问的过程,也是一个自我心灵世界不断升华的过程。其实后者更为重要,因为只有心灵得到充实和丰富,读博之路才会更加完美。”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它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。那一刻,李老师简短的几句话让我为之动容,但更为重要的是,他那充满关怀的智慧之眼为我打开了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,超越了千言万语,给远离家乡、背负压力、艰苦求学的我带来心灵上的慰藉。从那时起,我不再把读博当成一种艰难的“苦行僧”似的生活,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内在心灵之美生成的快乐之旅。在这个旅途中,我追求的是心灵世界的和谐与美好。
人的眼睛最富于凸显表情,也最善于传达心情。透过李老师那双明亮的眼睛,我读懂了他对学术的坚定之心、对学生的信任和关怀之情。今生有幸成为李老师之学生,我彷佛借到了一双慧眼,它把我的整个人生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未来人生路,道阻且长,我将始终以赤诚之心追逐自己的学术梦想和生活理想。
导师简介:
李润洲,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、教育哲学、教师教育。至今已出版《教育学研究的价值生成》和《智慧教育的建构》两部专著,在《教育研究》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》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》《高等教育研究》《全球教育展望》《教育发展研究》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,其中多篇论文曾被《新华文摘》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教育学》、《中小学教育》等刊物论点摘编与全文转载。
作者简介:
李洋洋,女,2020级教育学博士研究生,师从李润洲教授,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。
俞明祥书记题诗:
李君潇洒出齐鲁,深根浙师十五载。
润物无声育良才,智慧哲学怀大爱。
洲语绵长泽生情,潜心问道向天涯。
暖日书窗映碧纱,小池春水浸晴霞。